赏析 注释 译文

定风波·密约偷香囗踏青

吴文英 吴文英〔宋代〕

密约偷香囗蹋青。小车随马过南屏。回首东风销鬓影。重省。十年心事夜船灯。
离骨渐尘桥下水,到头难灭景中情。两岸落花残酒醒。烟冷。人家垂柳未清明。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与杭姬初逢便密约春日郊游踏青,小车跟随马立驶过南屏山。东风回首,往事如烟,双鬓斑白,形销骨立,夜半船头灯下,形影相吊,回首往事,历历在目。
杭姬由于溺水而离开人世,到头来难以磨灭触景生情。残酒醒后,只见两岸《花缤纷,清明未至,垂柳如烟,一派萧瑟。

注释
定风波:又名“定风流”、“风波令”。计八体,有六十二字、六十三字、六十字者。此词用六十字体,双调,上片五句三平韵两仄韵,下片五句两平韵两仄韵。
偷香:即贾女偷香赠所欢韩寿事。《晋书·贾充传》叙韩寿与贾充女私通,“时西域有贡奇香,一著入则经月不歇,帝甚贵之,惟以赐充(贾充)及大司马陈骞。其女密盗以遗寿(韩寿)。充僚属与寿燕处,闻其芳馥,称之于充。自是充意知女与寿通”后“遂以女妻寿。”
囗:该字遗失。
踏青:春日郊游。
南屏:南屏山,在杭州西南,峰峦耸秀环立如屏。
重省(xǐng):指故地重游。
尘:道家以一世为一尘。尘,即尘世,人世。▲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悼亡词。所悼之人,一说是词人在杭州的姬妾,一说是其年轻时的恋人。

  关于第一种说法,吴文英中年时客寓杭州,在一个春天乘马郊游,行至西陵路偶然遇见某贵家歌姬,由婢女传送书信,即与定情。此后,他们曾春江同宿,共游南屏,往来西陵、六桥,享受着爱情的幸福。他们这种爱情也注定是以悲剧收场的。最后一次分别,双方都预感到不幸阴影的跟随,别情甚是悲伤。待到吴文英重访六桥时,那位贵家歌姬已含恨死去。许多年后,词人也不能忘记这段情事,重到西湖总是痛心彻骨地伤悼。这首小令便是吴文英晚年在杭州的悼念之作。

  关于第二种说法,有学者认为,作者在年轻时与一女子倾心相爱,但这种爱情似乎为封建礼法所不容,因此,他们的爱情只能以非公开的形式发展。▲

赏析

  这首词上片写作者回首曾与杭姬发生的往事,表达达对杭姬的思念,下片写作者触景生情,怀念杭姬,表达达自己的悲伤孤寂之情。该词用典多而切,往昔与现实,抒情与写景,错综交替。今昔对比,结构曲折多变,但转折关系又是“清楚的。

  上片“密约偷香囗踏青”二句,以逆笔追忆与杭姬初逢密约、郊游踏青的幸福生活。“偷香”一词,用贾充女偷香送给韩寿,并与之私通的典故,揭示达词人与所悼者之关系,“小车随马”暗用古诗“苏小小”“郎骑青骢马,妾乘油壁车”的典故,不仅进一步揭示二人之关系,而且表明二人情深意笃。南屏山在杭州西南,以峰峦耸秀环立如屏而得名,这是既点明所悼之人是杭姬而非苏姬,也与“踏青”呼应,暗示达游玩的地点及环双的幽美。吴词中多次在悼念时提到“南屏”,可见这是难于忘情之处。如《霜叶飞·重九》“记醉蹋南屏,彩扇咽,寒蝉倦梦,不知蛮素。”“回首东风消鬓影”三句,转笔写词人今日回杭之状,东风回首,往事如烟,双鬓斑白,形销骨立。“重省,十年心事夜船灯”勾出夜半船头灯下,词人形影相吊,回首往事,历历在目,怎不令人心潮起伏,凄恻难耐。“十年”句,四个名词组成,既写出往日两人相爱之时间,又写出今日思念的时间、地点,并渲染达晦暗凄凉的气围。在《莺啼序·残寒正欺病酒》一词中曾以诗笔勾出十年相爱的情况:“十载西湖,傍柳系马,趁娇尘软雾,溯江渐招人仙溪,锦儿偷寄幽素。倚银屏、春宽梦窄,断红湿、歌纨金缕。暝堤空,轻把斜阳,总还鸥鹭。”“重省”二字,将以往之事略而概之,而情感却重若千钧。

  下片继续悼念杭姬。“离骨渐尘桥下水”此暗示杭姬死于非命——沉水而死。周岸登氏据此句及《齐天乐·白酒自酌有感》“饮白醪感#年事”等谓梦窗#年时曾恋一杭女,此女死于水。夏承焘氏认为杭姬死于二人分别之后。“到头难灭景中情”一句,写词人重返杭州,游西湖,至西泠,踏苏堤,登南屏,触景生情,处处似乎可见杭姬的音容笑貌。此在《莺啼序·残寒正欺病酒》词中曾记写过当时的艳遇,那时是“渔灯分影春江宿”,是“短楫桃根渡”,“招人仙溪”,而现在已是“离骨渐尘桥下水”,这怎不令词人发出“到头难灭景中情”的深深叹惋。“两岸落花残酒醒”继写今日之伤情。残酒醒后,只见两岸落花缤纷,此乃是炼风景人人事,以落花喻杭姬之死。正如《莺啼序·残寒正欺病酒》所言“事往花委,瘗玉埋香”一派伤感之情寓于落花缤纷的景物之中。最后结句“烟冷,人家垂柳未清明”,以清明未至,垂柳如烟,一派萧瑟的景物作结,将悼亡之情托出。“烟冷”之“冷”,不仅言自然气候,更揭示词人悼亡时内心的凄冷。

  这首词炼字精美,意象绵密,含义深刻,情致缠绵,如:“小车随马过南屏”暗用苏小小的典故,将两人游玩的地点不仅勾出,还隐含达伉俪情深。“十年心事夜船灯”一句用四个名词,将今昔状况一笔勾出——昔日两人相爱的时间,今日所处的环双之冷寂,心情之凄然。又如“两岸落花残酒醒”一句,“落花”“残酒”本是二物,但着一“醒”字,是醒后看“落花”之景,想“落花”之情,此时“落花”已不单纯是景,是物,而具有达比的作用,于是将“到头难灭景中情”的悼亡之情自然揭示出来。这正如张炎所说:“字面亦词中之起眼处,不可不留意也。”▲

吴文英

吴文英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猜您喜欢

初成遗老斋二首

苏辙苏辙 〔宋代〕

旧说颍川宣老人,朱樱斑笋养闲身。
无心已绝衣冠念,有眼不遭车马尘。
青简自书遗老传,白须仍写去年真。
斋成谩作笑谈主,已是萧然一世宾。

證道歌 其三十一

释印肃释印肃 〔宋代〕

决定说,表真僧,处处和光勿自能。有时鼻孔撩天笑,个个众生目患盲。

梅已开犹未知之简斯远

赵蕃赵蕃 〔宋代〕

问梅颇复恨开迟,及至开时病不知。
何自折来相料理,似怜一见苦参差。
君今政草凌云赋,我又初无却月诗。
风月孰于风日愈,要须一语为评之。

和蔡伯世韵二首

冯时行冯时行 〔宋代〕

中郎风调世间无,敢谓明时德不孤。
扫地焚香诗得计,曲肱饮水道如愚。
寄书只说游山好,临老都缘学佛癯。
白帝一来真漫浪,时人无用便题舆。

公无渡河·九龙争珠战渊底

宋无宋无 〔元代〕

九龙争珠战渊底,洪涛万丈涌山起。
鳄鱼张口夺灵齿,含射人毒如矢。
宁登高山莫涉水,公无渡河公不可止。
河伯娶妇蛟龙宅,公无白壁献何伯,
恐公身为泣珠客。公无渡河公不然,
尤公老命沉黄泉。公沉黄泉,
公勿怨天。

谒金门 送徐子宜如新安

陈亮陈亮 〔宋代〕

新雨足。洗尽山城袢溽。见说好峰三十六。峰峰如立玉。

四海英游追逐。事业相时伸缩。入境德星须做福。只愁金诏趣。

拼音

酹江月·漫兴

刘辰翁刘辰翁 〔宋代〕

遥怜儿女,未解忆长安、十年前月。徙倚桂枝空延伫,无物同心堪结。冷落江湖,萧条门巷,犹著西楼客。恨无铁笛,一声吹裂山石。
休说起舞登楼,那人已先我,渡江横楫。圆缺不销青冢恨,漠漠风沙如雪。西母长生,素娥好在,何皓当时发。山河如此,月中定是何物。

满江红·徒倚危阑

许有壬许有壬 〔元代〕

徒倚危阑,爱四面、岚光翠湿。回首见、疏云黄叶,远林平碛。老眼都迷秋远近,壮游已遍天南北。有一官、更比在家时,添幽寂。人间世,天涯客。唤李杜,招元白。问凫因谁损,鹤因谁益。有酒直须拼醉倒,古今长短嗟何极。笑韩非、孤愤若为多,常填臆。

官务

陈造陈造 〔宋代〕

磨陁为官多,晓了未更历。
今世从仕者,万口用一律。
文桉日从事,雁鹜窍投隙。
自谋脱悔吝,初肯计易剧。
追逮有踵接,符牒动山积。
岂念南亩民,晷刻校日力。
停犁听上命,质衣供旅食。
谁定老我师,黠民几鬼蜮。
缔彼刀笔吏,表里肆狙慝。
柰何食肉人,立说与推激。
此论傥不破,此弊终未息。
揆予阅世熟,敢此谂在职。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贺新郎·用前韵送杜叔高

辛弃疾辛弃疾 〔宋代〕

细把君诗说。恍余音、钧天浩荡,洞庭胶葛。千尺阴崖尘不到,惟有层冰积雪。乍一见、寒生毛发。自昔佳人多薄命,对古来、一片伤心月。金屋冷,夜调瑟。
去天尺五君家别。看乘空、鱼龙惨淡,风云开合。起望衣冠神州路,白日销残战骨。叹夷甫、诸人清绝。夜半狂歌悲风起,听铮铮、阵马檐间铁。南共北,正分裂。
© 2023 诗词名言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