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花底

杜甫 杜甫〔唐代〕

紫萼扶千蕊,黄须照万花。
忽疑行暮雨,何事入朝霞。
恐是潘安县,堪留卫玠车。
深知好颜色,莫作委泥沙。

创作背景

  《花底》写于杜甫流寓成都时,地点是彭州九陇县的丹景山。上元元年(公元760年)三月,杜甫在老友严武、高适等人的资助下,草堂盖成。几经漂泊,终于暂得安宁的诗人应好友高适之邀。《花底》出自《全唐诗》卷234,由唐朝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简析

  “紫萼扶千蕊,黄须照万花”,此联为互文,萼和花都指的是花瓣,蕊和须都指的是花蕊。从花卉园艺学看,牡丹的瓣化程度最高,万瓣千蕊的花唯牡丹独当。万萼、千蕊虽为夸张笔法,但却有所本,凡重瓣牡丹都是由多花形成,莳养得法者,重趺累萼,迭楼层层,可至千瓣,面径可达一尺。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猜您喜欢

漂泊岳阳遇张中行因泛舟洞庭晚宿君山联句

丁开丁开 〔宋代〕

元气无根株,地脉有断绝。
日月互吞吐,云雾自生灭。
楚妃结幽想,巴客答清吷。
宁知莽苍中,不假巨鳌力。
势阅南纪浮,思随西风发。
形影寄孤舟,吾道成鴂舌。
笑谈正凌傲,俯仰不逼侧。
每与景物会,未省欢娱毕。
叠翠晚愔愔,堕黄秋的的。
鱼龙负贔贔,独鸟去不息。
旷原眇周抱,异境超慌惚。
径度万顷空,忽得一拳碧。
稍稍鸡犬近,依依钟梵夕。
推门月微堕,煮茗香初歇。
衣裳识霜信,瓶钵了禅悦。
事定心源清,梦回斗柄直。
周游兴欲尽,长往计未决。
出门更回首,沙水盪虚白。
美哉神禹功,已矣三苗国。
山川长不朽,愚智俱可惜。
神交正冥冥,指点空历历。
慎勿语俗人,桃源恐相失。

金刚随机无尽颂·非说所说分第二十一

释印肃释印肃 〔宋代〕

即自谤如来,何因得辨才。
和风三二月,花发为谁开。

余平生不至庐山六月廿八日夜梦同孙季蕃游焉林木参天瀑声如雷山中物色良是一刹甚幽邃傍人告曰此中 其二

刘克庄刘克庄 〔宋代〕

泉声㶁㶁树苍苍,云有高僧占一房。粮绝罕曾起烟火,佛来不肯下禅床。

缁流谁可传宗旨,黄敕难招坐道场。何必真分一间住,偶为但过亦清凉。

西江月·忆昔钱塘话别

佚名佚名 〔宋代〕

忆昔钱塘话别,十年社燕秋鸿。今朝忽遇暮云东。对坐旗亭说梦。破帽手遮西日,练衣袖卷寒风。芦花江上两衰翁。消得几番相送。

春晚赋得余花落 得起字。

李益李益 〔唐代〕

留春春竟去,春去花如此。蝶舞绕应稀,鸟惊飞讵已。
衰红辞故萼,繁绿扶雕蕊。自委不胜愁,庭风那更起。

声声慢 效旧人作韵用八声字

沈宜修沈宜修 〔明代〕

春光难问,烟草忘情,凭将彩管新声。宫额初消,雕梁紫燕声声。

湘帘半掩影碧,画阑干、几树鹃声。杏花下,把琼箫低按,试学秦声。

绮陌香车竞艳,听清歌缓缓,是处春声。小院人闲,飞花悄悄无声。

松风忽来绣户,韵生凉、吹作涛声。更有那,杨柳外、莺语数声。

宏智禅师真赞

陆游陆游 〔宋代〕

死诸葛走生仲達,死姚崇賣生张说。
看渠临了一著子,诸方倒退三十里。

望月婆罗门引 史尚书生朝 强村丛书校孔荭谷

李庭李庭 〔金朝〕

太平有象,老人星、喜照滹阳。前衔曾近文昌。寿乐堂名今年余庆,新到五花堂。看鸡鸣问寝,鳞次称觞。白眉最良。八州督,汉侯王。院院琼林玉树,画戟清香。一椿五桂,更休说、燕山窦十郎。谈麈上,白日羲

送曾式古归建昌

王之道王之道 〔宋代〕

两年说归明日归,江头草软芬芬菲。
风调江净船行驶,好看芳草怀春晖。

赛龙谣寄陈倅校书兼呈黄堂

刘宰刘宰 〔宋代〕

重光协洽之岁夏四月,朱方不雨川源竭。
田家汲井灌新秧,绠短瓶羸汗流血。
太守尤民一念深,欲决银河起伏险。
弥月驱驰偏群祀,云卷碧霄呈象纬。
闻说南洲有蛰龙,百年水旱资神功。
民言直彻九天上,丝纶屡下恩光重。
来往瞻言三百里,别乘亲行古无此。
洁蠲牢醴荐芬馨,愿借英灵一瓢水。
瓢水英灵亦何在,精诚自与神明会。
炎官叱驭正当空,丰隆已驾随飞盖。
归轩暮扣古城闉,霈泽朝均千里外。
秧田得雨变青青,麦田流水迷沟塍。
击壤欢呼纷老稚,惭愧今年又丰岁。
典衣沽酒赛神龙,一饱權舆神所赐。
神龙肸蠁意已傅,似言此赐非予专。
一瓢汲水能回天,多谢紫府瀛洲仙。
瀛洲仙人笑挥手,龙不言功我何有。
祗今千骑拥朱轮,即是商家大旱作霖人。
© 2023 诗词名言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