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唐代〕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双调】清江引 分韵为崔月英
宋方壶 〔元代〕
移居戍将衙
陈杰 〔宋代〕
法孙天龙长老思贤请赞
释慧开 〔宋代〕
维摩大士不答文殊问如何是菩萨入不二法门颂
释慧晖 〔宋代〕
行宫
文天祥 〔宋代〕
入春避地澉水秋尽还山西皋诗慰次韵
许相卿 〔明代〕
寄迹荒城似谪居,还家病骨恋箯舆。山横雨翠秋容净,林缺霜红野眺舒。
忧国多虞怀耿耿,信天定分意如如。独怜万卷成焦土,遗恨连艘失载书。
蓦山溪·梅传春信
佚名 〔宋代〕
昔游诗 其七
姜夔 〔宋代〕
好事近·万瓦雪花浮
张孝祥 〔宋代〕
下直出溪边望答虞丹徒敬诗
何逊 〔南北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