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唐代〕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援藤
张炜 〔宋代〕
尘异广慈呈对雪诗用韵和之
释函是 〔明代〕
白昼亭亭日渐沦,川原如醉净行尘。旧时草树全无色,一夕江山尽变银。
流水不知溪远近,随风先见石嶙峋。几翻緌繣长空在,耐得深寒景倍真。
忆滁州幽谷
欧阳修 〔宋代〕
春日会饮怀丘思同林成之作四首·又次林韵
苏颂 〔宋代〕
宿囊山怀坚师
林泳 〔宋代〕
归宗寺
吴兆 〔明代〕
子直画屏求题诗·谢安东山
葛立方 〔宋代〕
任师中挽词
苏轼 〔宋代〕
明觉山中始见梅花戏呈妙明老
王铚 〔宋代〕
读易彻章呈濠乐主人
丘葵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