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德洪〔宋代〕
闲提数珠,背坐危石。捉锡山童,越树而剧。象衔藕花,来献法供。
六根妙同,鼻能致用。
释德洪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寄汝阴少师
苏轼 〔宋代〕
初成遗老斋二首
苏辙 〔宋代〕
依韵和张文通中舍寄韩师元判官
强至 〔宋代〕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
释惟一 〔宋代〕
送真歇禅师
林季仲 〔宋代〕
张因叔尉曹借示赣陈丞择之文编以长句还之
赵蕃 〔宋代〕
西湖竞渡游人有蹂践之厄
高斯得 〔宋代〕
书事
周文璞 〔宋代〕
周参谋以诗催再游末章戏赋二首
张嵲 〔宋代〕
赠日者朱俊甫二首
刘克庄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