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周

沈周

沈周(1427~1509)明代杰出书画家。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居竹居主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书画作品

  沈周的代表作品现在多藏于大博物馆,故宫博物院藏有精美作品,重要的有《仿董巨山水图》轴(作于成化九年,公元1473年)、《沧州趣图》卷、《卒夷图》、《墨菜图》(这两幅原为册页,后合装成卷)、《卧游图》等。南京博物院也藏有几幅沈周精品,其中有《东庄图》、《牡丹》轴,此画作于 1506年,当时沈周已81岁。辽宁博物馆藏有两幅沈周的杰作,一幅是《盆菊幽赏图》卷,画面中树石茅亭,亭中饮酒赏菊者三人,意态优闲,布势疏朗,景物宜人。另一幅是《烟江叠嶂图》卷,作于正德二年(1507年),笔墨之运用,随心所欲,满纸烟恋,诚属沈周82岁晚年杰作。此外,台湾故宫博物院还藏有一幅沈周极有名的《庐山高图》轴。

  沈周早年多画小画,40岁以后才画大幅绘画作品,中年画法严谨,用笔沉着,晚年笔墨豪放,气势雄强。 沈周的绘画,技艺全面,在学习前人的基础上有自己的创造沈周的代表作品现在很多收藏在中国各大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重要的作品有:《仿董巨山水图》轴、《沧州趣图》卷、《卒夷图》、《墨菜图》、《卧游图》等。中国南京博物院也收藏有几幅沈周精品,其中有《东庄图》、《牡丹》轴。辽宁博物馆藏有两幅沈周的杰作,一幅是《盆菊幽赏图》卷,另一幅是《烟江叠嶂图》卷,它们创作于明代正德二年(1507年),笔墨的运用随心所欲,是沈周82岁晚年杰作。 ▲

艺术成就

  沈周的绘画为传统山水画作出了两大贡献:其一,融南入北,弘扬了文人画的传统。如沈周的粗笔山水,用笔融进了浙派的力感和硬度,丘壑增添了守人之骨和势,将南宋的苍茫浑厚与北宗之壮丽清润融为一体,其抒发的情感也由清寂冷逸而变为宏阔平和。其二,将诗书画进一步结合起来。沈周的书法学黄庭坚,书风“遒劲奇崛”,与他的山水画苍劲浑厚十分相似、协调。他又将书法的运腕、运笔之法运用于绘画之中。沈周同时还是一个诗人,至老年“踔厉顿挫,浓郁苍老”。他把这种诗风与画格相结合,使所作之画,更具有诗情画意。

艺术特色

  在绘画方法上,沈周早年承受家学,兼师杜琼。后来博取众长,出入于宋元各家,主要继承董源、巨然以及元四家黄公望、王蒙,吴镇的水墨浅绛体系。又参以南宋李、刘、马、夏劲健的笔墨,融会贯通,刚柔并用,形成粗笔水墨的新风格,自成一家。沈周早年多作小幅,40岁以后始拓大幅,中年画法严谨细秀,用笔沉着劲练,以骨力胜,晚岁笔墨粗简豪放,气势雄强。 沈周的绘画,技艺全面,功力浑朴,在师法宋元的基础上有自己的创造,发展了文人水墨写意山水、花鸟画的表现技法,成为吴门画派的领袖。所作山水画,有的是描写高山大川,表现传统山水画的三远之景。而大多数作品则是描写南方山水及园林景物,表现了当时文人生活的幽闲意趣。

生平

  沈家世代隐居吴门,居苏州相城,故里和墓在今相城区阳澄湖镇。沈周的曾祖父是王蒙的好友,父亲沈恒吉,又是杜琼的学生,书画乃家学渊源。父亲、伯父都以诗文书画闻名乡里。沈周一生家居读书,吟诗作画,优游林泉,追求精神上的自由,蔑视恶浊的政治现实,一生未应科举,始终从事书画创作。他学识渊博,富于收藏。交游甚广,极受众望,平时平和近人,要书求画者“屦满户外”,“贩夫牧竖”向他求画,从不拒绝。甚至有人作他的赝品,求为题款,他也欣然应允。有曹太守其人,新屋落成欲图其楹庑,搜罗画家,沈周亦在其中,隶往摄之,沈周曰:“毋惊老母,旦夕往画不敢后”客人颇不平曰:“太守不知先生,何贱先生于此?渴贵游可勿往。”沈周答曰:“往役义也,岂有贱哉?谒而求免,乃贱耳。”沈周的书画流传很广,真伪混杂,较难分辨。文征明因此称他为飘然世外的“神仙中人”。

  沈周在元明以来文人画领域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他书法师黄庭坚,绘画造诣尤深,兼工山水、花鸟,也能画人物,以山水和花鸟成就突出。 在绘画方法上,沈周早年承受家学,兼师杜琼。后来博取众长,出入于宋元各家,主要继承董源、巨然以及元四家黄公望、王蒙,吴镇的水墨浅绛体系。又参以南宋李、刘、马、夏劲健的笔墨,融会贯通,刚柔并用,形成粗笔水墨的新风格,自成一家。沈周早年多作小幅,40岁以后始拓大幅,中年画法严谨细秀,用笔沉着劲练,以骨力胜,晚岁笔墨粗简豪放,气势雄强。 沈周的绘画,技艺全面,功力浑朴,在师法宋元的基础上有自己的创造,发展了文人水墨写意山水、花鸟画的表现技法,成为吴门画派的领袖。 ▲

作者《沈周》的诗文

谒银瓶圣女祠

沈周沈周 〔明代〕

兰槁花不活,松拆枝亦伤。阿女爷所生,还有爷心肠。

爷亡女即死,女死家亦亡。银瓶本完物,随女井中藏。

井水夜夜飞虹光,千年不没银瓶娘。君不见赵家楼船海南破,孤儿又向波中堕。

宜閒

沈周沈周 〔明代〕

黄尘不是海,特地为人深。浮世有穷日,劳生无止心。

从容一樽酒,消散五弦琴。会得其中趣,悠悠万虑沈。

奉和陶庵世父留题有竹别业韵六首 其四

沈周沈周 〔明代〕

人爱吾庐吾亦爱,秋原风物带晴川。兰甘幽约宜阶下,竹助清虚要水边。

只好荫茅同背郭,何须蓄石慕平泉。苦吟自觉多新病,华发时笼煮药烟。

閒居四时吟 其三

沈周沈周 〔明代〕

秋凉我所爱,人情与时宜。因念康节言,还眷康乐嬉。

杖屦足济胜,出门随所之。举睇达遐迩,山水陈高卑。

洞庭吹白波,落木不可持。我特览明镜,因之悲素丝。

素丝不复玄,物变咸有时。亟欲学神仙,早悯气血衰。

羡彼南山色,青青无老期。

题子昂重江叠嶂卷

沈周沈周 〔明代〕

王孙无运开英雄,聊写江山藏画中。
还从惨淡见旧物,似有涕泪含孤忠。
长篇禹贡与作稿,一图万里连提封。
张韩刘岳果何功,入关萧相将无同。
王孙本号松雪翁,能事错认营丘公。
丹青隐墨墨隐水,其妙贵淡不数浓。
萦滩曲濑导巴蜀,沓惸长峦连华嵩。
空濛野马轧云日,浩荡碧縠吹秋风。
王孙隔此不可从,水晶双阙金芙蓉。
招之千年或一出,黄鹤岂不思江东。

黄应龙失去思陵敕岳飞杀贼手诏

沈周沈周 〔明代〕

东昆人来言,有盗发子帑。意非摸金手,必是探禊党。

不然尺一纸,何足厌贪掌。思陵洒此翰,破术敕飞往。

当时君臣际,天地相俯仰。知任观哲明,眷注加温奖。

功宠致忌杀,忠义果足仗。君心在遗墨,一读自炳朗。

矫害證逆桧,淊天信欺罔。此纸后不传,何以暴所枉。

锢子秘密藏,何为世标榜。天意流无方,假盗理可想。

留吝恐违天,水火事或倘。物岂久恋人,物亦有精爽。

使之一人传,所见目惟两。盗去转相售,售售万目赏。

存未为子欣,失未为子惝。慰子不平怀,诗与发浩荡。

立夏日山中遍游后夜宿刘邦彦竹东别墅

沈周沈周 〔明代〕

乍认东庄路不真,有桥通市却无邻。
山穷借看堂中画,花尽来寻竹主人。
烂熳笺麻发新兴,留连樱笋送残春。
与君再见当经岁,分付清觞缓缓巡。

哭刘邦彦二首 其二

沈周沈周 〔明代〕

天教行乐住杭州,今日湖船似旧不。桃怪刘郎来不再,诗怜杜甫死方休。

风流山水仍红拂,富贵壶觞到白头。最是竹东听雨夜,而今空有梦追游。

和徐伯仁抱膝偶成韵 其一

沈周沈周 〔明代〕

皂弄仙居未易寻,惟闻抱膝有长吟。人遐杜曲天仍近,径捷终南地不深。

閒漫安排种瓜事,老徒激切佩兰心。秋凉春暖悠然处,风满高怀月满襟。

和吴匏庵姚氏园池四绝 其一

沈周沈周 〔明代〕

宫庶才名天下知,旧题留在此园池。墨痕蠹尽重翻稿,二十年来似梦时。

© 2023 诗词名言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