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3—1465)苏州府昆山人,字时乂,号介庵。正统十三年进士。观政大理寺,寻因疾归。父母相继亡故后,绝意仕进,专心经史。好为诗文。有《平桥集》。
乐庵江都人,来作昆山客。布衣三十余,言行皆道德。
王公双眼如镜明,一见遂识人中英。
即令女弟侍巾栉,不久竟成天下名。州县屡迁官,台阁荐膺职。
甘心民事恤饥寒,苦口君身论阙失。一朝谢病解朝簪,托身便筑圆明庵。
自言腊月三十日,散场似与禅和参。哀哉三百年,荒丘久无主。
猛欲问梅花,梅花寂无语。呜呼白石烂、沧海枯,先生之名不可磨,先生之名不可磨。
郭外东南隅,行行仅六里。土地颇高肥,泉流亦甘美。
昔人爱此民风和,王公薤露时来歌。谁知兴废眼前事,旧坟渐少新坟多。
杨生一乡彦,考盘在空谷。官田时趁雨中耕,父书夜向灯前读。
乐庵之墓屋东头,人物吾邦第一流。杨生怀贤悯芜秽,有时岁事来恭修。
斯文在斯人,斯人不可作。我欲荐梅花,梅花已零落。
呜呼三尺法天下知,先生之封谁敢夷,先生之封谁敢夷。
莫问龙,莫问龙,问龙龙在龙窟中。掀天头角役雷火,引入宅来何处容。
总使宝龙能带宝,谁解降龙与龙讨。只有煌煌颔下珠,看得贪夫眼中饱。
呜呼宝龙岂是池中物,肯逐妇人同入宅。
莫进宝,莫进宝,进宝书中无可考。妇家有宝当自进,借取夫家亦何好。
古人真宝真可怜,今人假宝徒纷然。妇人孝顺是真宝,进与舅姑无价钱。
呜呼宝兮宝兮无尔献,三日入厨来进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