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若水〔明代〕
风涛风涛难重陈,挥杯只合与论文。若为七子忘诗赋,倚杖茅山共看云。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好事近·花底一声莺
刘翰 〔宋代〕
大隋山
王灼 〔宋代〕
遍地锦
佚名 〔宋代〕
题李子立知县问月台
杨万里 〔宋代〕
为茭桥居士作念念即佛颂
黄庭坚 〔宋代〕
春日杂兴十二首·其十
陆游 〔宋代〕
和答子瞻
移居北新桥彦质惠诗和答 其一
程公许 〔宋代〕
束书欲去意迟迟,从此宁无一会期。客路相逢如宿契,人生难得是閒时。
虚廊过午陪行食,净院中宵共说诗。此乐何时仍共赏,底须簪佩侍彤墀。
春日偶成
林尚仁 〔宋代〕
听郑三弹双韵子歌
游九言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