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廌〔宋代〕
陕隘区中世,殷勤招隐篇。应居小有洞,几见大椿年。
庵废云埋谷,琴亡声在泉。至言曾悟主,持此合升天。
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既为谊夫赋坟庐诗乃蒙和韵再成十首为谢兼简
郭印 〔宋代〕
和吕守环秀堂三首
吴儆 〔宋代〕
沁园春·竹焉美哉
严参 〔宋代〕
寄南徐刘员外二首 其一
齐己 〔唐代〕
竟陵兵革际,归复旧园林。早岁为官苦,常闻说此心。
海边山夜上,城外寺秋寻。应讶嵩峰约,蹉跎直到今。
许宣平祠
陈允平 〔宋代〕
戏呈尧夫
司马光 〔宋代〕
清暑殿
马之纯 〔宋代〕
赋董氏双岐竹
戴表元 〔宋代〕
颂古四十五首
释慧远 〔宋代〕
上十四吟十首
刘克庄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