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绂〔明代〕
作掾已三载,兵曹典要机。久能勤案牍,今喜访庭闱。
沽酒莺花晚,行庖笋蕨肥。故山无限好,惆怅不同归。
王绂
王绂, 明初大画家,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画竹兼收北宋以来各名家之长,具有挥洒自如、纵横飘逸、清翠挺劲的独特风格,人称他的墨竹是“明朝第一”。永乐元年(1403年)开始参与编纂《永乐大典》。永乐十年拜中书舍人,派往北京,从事迁都的筹备工作。永乐十一年、十二年,两次随明成祖朱棣北巡,期间创作著名的《燕京八景图》。他绘画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其山水画兼有王蒙郁苍的风格和倪瓒旷远的意境,对吴门画派的山水画有一定影响。但他不肯轻作山水画,故后人有“舍人风度冠时流,笔底江山不易求”的诗句。
次毛彦谟韵
傅察 〔宋代〕
十咏图·玉蝴蝶花
张维 〔宋代〕
将发汉口毛子霞在武昌不得更别舟中夜坐作诗寄之
陈恭尹 〔清代〕
沧波芳草暮生烟,东望离心倍黯然。短棹拟过黄鹄渡,轻装催上白门船。
遥从江汉分流地,坐到星河欲晓天。明日五更应已远,故人残月正高眠。
偈
僧义翔 〔宋代〕
杨柳枝
王恽 〔元代〕
自赞三首
释明辩 〔宋代〕
倪尚书生祠
华岳 〔宋代〕
悼赵忠定
敖陶孙 〔宋代〕
三河县送三公子回通州读书
唐之淳 〔明代〕
书生且逐三军去,公子还归八鲁庄。灯火夜窗联句坐,惟应说著到渔阳。
东林寺上方塔
董嗣杲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