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宗泐〔明代〕
摩云霄人不复见,高风独为今所羡。西岭东偏旧草堂,七百年来陵谷变。
有苾刍誓斯受经,草堂彷佛图丹青。灵隐山前天竺后,飞来小朵莲华层。
草堂住近呼猿洞,怪石嵌空树高耸。三生台畔秋月凉,九曲亭边春水动。
真观慈云两寂寞,猿声夜向峰头落。誓也溪翁白足徒,古人已矣今人作。
我昔年曾十三四,挟书晚出中峰寺。一气走上莲花层,两脚跳梁若奔兕。
于今老大空看图,江城鸱坐胡为乎。人间草堂何处无,只有西岭如西都。
释宗泐
(1317—1391)明僧。浙江临海人,俗姓周,字季潭,名所居室为全室。洪武中诏致有学行高僧,首应诏至,奏对称旨。诏笺释《心经》、《金刚经》、《楞伽》,曾奉使西域。深究胡惟庸案时,曾遭株连,太祖命免死。后在江浦石佛寺圆寂。有《全室集》。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
释惟一 〔宋代〕
由石门登三茅峰遇雨
章简 〔清代〕
洞户何年闭,登临亦快哉。危崖当地出,急雨蔽天来。
远景昏如雾,飞流响似雷。茅庵且小憩,前路滑苍苔。
复赓前韵且以陋居幽胜诧而诱之
林逋 〔宋代〕
大茅峰四绝句
陆文圭 〔元代〕
听郑三弹双韵子歌
游九言 〔宋代〕
孔明
陈杰 〔宋代〕
小轩偶成
郑清之 〔宋代〕
南康宴考试官致语口号
方岳 〔宋代〕
得三七侄书说湖山佳趣因以书中语成四韵
吴芾 〔宋代〕
黄莺儿·堪嗟浮世如何度
王哲 〔金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