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唐代〕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正月三十日作三首(万历庚申)
王惟俭 〔明代〕
坰请作枣饮诗
吴则礼 〔宋代〕
送孙隐之都官通判秀州
梅尧臣 〔宋代〕
偈
释晓聪 〔宋代〕
元修菜(并叙)
苏轼 〔宋代〕
缘识
宋太宗 〔宋代〕
宝光废塔
朱元璋 〔明代〕
送赵晦之丞彭泽
楼钥 〔宋代〕
得曾景建书一首
刘克庄 〔宋代〕
同刘叔正王道思李邦良登报恩寺浮图
李舜臣 〔明代〕
隐隐荆门水,纷纷海上山。身犹依禁阙,目已极河关。
檐日千岩散,窗云五色还。同来霄汉里,独喜净尘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