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五月五日的端午节,你赠与了我一枝艾草。
故去的人已看不见,新结交的朋友又在万里之外。
往日一心只想为国尽忠的人,现在已经白发苍苍。
我想要从屈原那里得到希望,只是三湘被辽海阻隔太过遥远。
注释
即事:就眼前之事歌咏。
故人:古人,死者。
新知:新结交的知己。
丹心:指赤红炽热的心,一般以“碧血丹心”来形容为国尽忠的人。
夙昔:指昔时,往日。
灵均:在这里指屈原。
三湘:指沅湘、潇湘、资湘(或蒸湘),合称“三湘”。也可以指湖南一带。
隔:间隔,距离。
辽海:泛指辽河流域以东至海地区。▲
文天祥德祐二年(1276)出使元军被扣,在镇江逃脱后,不幸的是又一度被谣言所诬陷。为了表明心志,他愤然写下了这首《端午即事》。
在诗中端午节欢愉的背后暗含着作者的一丝无奈,但是即使在这种境况中,他在内心深处仍然满怀着“丹心照夙昔”的壮志。这首诗塑造了一位像屈原一样为国难奔波却壮志不已的士大夫形象。
公元1276年(文天祥德祐二年)出使元军被扣,在镇江逃脱后又一度被谣言所诬陷。而为了表明心志,他愤然写下了这首《端午即事》。
《端午即事》是一首五言古诗,正值端午佳节,诗人却因朋友都不在身边而愈发感到孤独。他满怀炽热的报国之心,却遭人诬陷;本想以死明志,但为了使南宋王朝东山再起,他最终选择了和屈原不一样的道路,体现出其忠于朝廷、秉持忠义的执着精神。全诗感情跌宕起伏,情真意切,内容深刻,语言质朴。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春秋寒暑速邮置,马狗车栖身如寄。俯仰乾坤一蘧庐,叹息韶华几轻弃!
人生须作酒中仙,茫茫混沌不知年。不然天地皆窒塞,低头蝼蚁为比肩。
丈夫莫言身七尺,虱处裈中偷游适。风云高蹠欲扬眉,九垓六合都无隙。
况乎海国吹黑风,牟牟南北昧西东。中原更在陆沈里,英雄老死蓬蒿中。
搔头我欲问造物,世界胡任狐埋掘?神州、赤县无纪纲,灰劫久沦恒沙佛。
阴阳晦朔去如驰,智勇失时何所施!壮士头颅不堪抚,朝为黑漆暮白丝。
狼贪鬼谲终难餍,万卷诗书输一剑。何时唤得群雄兴,鲁戈返日光爓爓!
呜呼我已腐儒酸,后生谁能忘此念!
我固不善酒,醉中常独颠。不词讥濩落,秪恐负妖妍。
迹类怀沙悴,心驰浊世翩。空樽聊口诳,继晷漫膏然。
未分穷投魏,长思夜刷燕。蛇惊元有影,蚁慕本无膻。
兀坐疑痴鹤,忘形已蜕蝉。沧溟虽可径,何意逐鲸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