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炎昶〔宋代〕
一身兼百虑,旱暵最关心。稻穫饥逾甚,民贫祸转深。
偷生庸可必,此咎杳难寻。苦被浮云恼,时时谩作阴。
汪炎昶
汪炎昶(一二六一~一三三八),字懋远,婺源(今属江西)人。幼励志力学,受学于孙嵩,得程朱性理之要。宋亡,与同里江凯隐于婺源山中,名其所居为雪瓷,自号古逸民,学者称古逸先生。元惠宗至元四年卒,年七十八。有《古逸民先生集》二卷。事见本集附录《汪古逸民先生行状》。 汪炎昶诗,以《宛委别藏》本为底本,并新辑集外诗编为一卷。
新春二首
刘克庄 〔宋代〕
五月四日过西山道院田间记老农语
虞俦 〔宋代〕
过海昌赠李侯
高启 〔明代〕
送茂侍者
释如珙 〔宋代〕
呈赵常德四首 其一
赵蕃 〔宋代〕
东南米最贱,旧说湖南北。及今身见之,价岂下江国。
此行为米来,对此增叹息。人谓使君贤,宁虑有失职。
题扬州琼花
胡炳文 〔宋代〕
扬州观里琼花树,何代人间得此栽。素质偏宜琳馆护,灵根端自玉京来。
九天甘露曾亲浥,三月群芳敢并开。折得一枝春正好,纶巾斜插下瑶台。
简致中温其
李处权 〔宋代〕
百字令 指中庵性命次序
李道纯 〔元代〕
端午内中帖子词·皇帝阁
王珪 〔宋代〕
谢慧明王道自大面山宁赠三诗并密黄精
程公许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