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先秦〕
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
孟子对曰:“于传有之。”
曰:“若是其大乎!”
曰:“民犹以为小也。”
曰:“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
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臣始至于境,问国之大禁,然后敢入。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则是方四十里,为阱于国中。民以为大,不亦宜乎?
孟子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 ,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的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被韩愈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为“亚圣”。孟子的言论著作收录于《孟子》一书。其中《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人之于国也》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篇编入中小学语文教科书中。
复次前韵四首呈二袁君并王君申禄
方回 〔元代〕
忆秦娥·疏帘揭
陈德武 〔宋代〕
偶成寄曼叔
韩维 〔宋代〕
锦瑟
李商隐 〔唐代〕
黄士奇沿檄送其双亲归闽以诗送之
李昴英 〔宋代〕
吴中言情寄鲁望
皮日休 〔唐代〕
登县楼
李揆 〔宋代〕
傅推官劝农七绝句拟和其五 劝农回
郑刚中 〔宋代〕
五马萧萧不醉归,祗从阡陌捲旌旗。今朝故为劝农出,未与诸君泛酒池。
送胡叔献被召二首
刘克庄 〔宋代〕
过段平章墓(平章即段功也)
冯诚 〔明代〕